聂康,不平凡的人生!
6年前,为供哥哥读大学,不满14岁仅读初二的聂康用假身份证来到惠州一公司当保安,成为当地最小的保安,老板陈桥顿获悉后,资助其读完中学及在武汉读完大学本科;
5年前,聂康之母杨秀菊在陈桥顿家当保姆,2007年,杨秀菊因患病辞职。昨日上午,陈桥顿带着工会主席及员工代表从惠州“打飞的”来汉探望患病前保姆杨秀菊,并送来了公司员工捐赠的善款24880元。
3年前,聂康大学专业选择工程管理,立志进入陈桥顿的公司——广东省桥胜集团。
昨日,聂康在母亲的病床前表示,如此大义老板,能成为其属下员工是一种骄傲。
昨日上午,广东省桥胜集团董事长陈桥顿带着工会主席及员工代表从广东省惠州市坐车到深圳市,然后乘上午9时30分的飞机千里迢迢赶到武汉市,一下飞机立即奔赴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专程看望在他家工作2年的前保姆——52岁的杨秀菊,并送来了公司员工捐赠的善款24880元。
昨日上午9时30分,记者在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见到了杨秀菊和她的小儿子聂康。
据聂康介绍,母亲杨秀菊身体状况一直不佳。2007年4月,在陈桥顿家做保姆的杨秀菊发现右脚膝关节有囊肿,便回到湖北广水老家治病;同年8月手术后,她回到惠州,3月后,杨秀菊发现腿伤复发,加之多年的胃病,便辞职回家养病。
今年4月,杨秀菊开始感觉胸闷、胸痛,到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患上了肺结核。
今年5月,杨秀菊突然晕倒在家,送往医院一检查,发现其因治疗肺结核出现药物性肝功能异常,杨秀菊先后在当地换了3家医院,都不见好转。在当地医院的推荐之下,杨秀菊前往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求医。
当记者来到504病房时,正在输液的杨秀菊在儿子帮助下慢慢起身坐起,尽管她说话显得颇为吃力,但当记者问及其在陈桥顿家中帮佣的情况时,杨秀菊激动不已连连对记者说道:“他真是我家的大恩人!”
命运改变
小保安遇上大老板
今年21岁的聂康出生在湖北省广水市应山办事处九龙河村,其父母均是农民。2004年,父亲聂长明当兵转业后在广东惠州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在聂康初二时,哥哥聂帅华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父母既喜又愁,喜的是儿子上了大学有出息,愁的是当时全家仅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度日,不可能供两个孩子上学。
正读初二的聂康成绩很好,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2003年,聂康选择辍学去惠州打工,并用假身份证在一家企业当上了保安,当时不到14岁的聂康成为当地最小的保安。
2004年8月,成为了他们一家人人生的转折点,因为聂康遇到了桥胜集团董事长陈桥顿。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桥顿看到了一名瘦弱的小伙子在隔壁一家单位当保安,经询问得知,这名保安叫聂康,还不到14岁,是用假身份证才得到这份工作。陈桥顿告诉聂康:男子汉要有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你小小年纪做保安,能一辈子都做保安么?并劝聂康回去读书。从2004年底开始,陈桥顿每年资助聂康3000元读高中。2007年,聂康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后,陈桥顿继续资助他读大学。
聂康告诉记者,陈总不仅在母亲生病时给予帮助,在平时工作中更是对员工们嘘寒问暖。父母亲总对自己说:“长大了要学陈总,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要对社会有责任感!”
聂康透露,他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学生。从高一开始一直到今年大三,他的学费都是陈总资助的,6年间资助近4万余元。每年一到春节,陈总便让父亲把来年的学费给他捎回家。
聂康表示,他选择的专业是工程管理,就是想在毕业后能去陈桥顿集团下属的工程公司去工作,一方面表示感恩,另外也觉得在陈总企业工作是一种骄傲,他觉得陈总的企业是他的归属。
有情有义
送来医疗费和助学款
昨日上午11时50分许,陈桥顿与公司工会主席、员工代表赶往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看望前保姆杨秀菊,向杨秀菊送上了鲜花。
杨秀菊缓缓地从病床上坐起身来,接过鲜花,双手握住陈桥顿激动地说:“谢谢陈总,还麻烦您大老远专程到武汉来看我!”也许是过于激动,杨秀菊刚说完话就咳嗽了起来。陈桥顿示意让杨秀菊躺下休息,并表示让她安安心心养病,不要为看病费用担心,养好身体最重要。在对杨秀菊的病情进行一番询问后,陈桥顿将24880元的医疗救助款交给了她,并对她说:“这钱是公司员工的一点心意,希望你能早日康复!”并将聂康大四的5000元学费交给了她。
在与杨秀菊进行一番交流之后,陈桥顿将聂康叫到了身边,询问了他最近的学习状况,并一再叮嘱聂康照顾好母亲,有什么困难之处一定要跟他及时说。
陈桥顿告诉记者,他自己有一子一女,大儿子在俄罗斯苦读10年美术,获得了博士学位,小女儿在美国圣路易斯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当说起聂康的成绩时,陈桥顿无不欣慰:聂康高中时就担任学生会主席和班长的职务,到了大学,每年成绩更是名列前茅,还担任了学校院系学生会纪检部的部长。
拥军情结
选在“八一”前来探望
当问及陈桥顿为何选择今天来看杨秀菊时,陈桥顿表示:“今天是军人的生日啊,杨秀菊又是军属,这样更有意义!”
桥胜集团工会主席张伟燕向记者透露,陈桥顿还资助内蒙、河南、河北、湖北、广西、惠州、惠阳等各地贫困学生、失学儿童、残疾学生共80多人的学杂费;捐资惠阳各地学校,并在有关学校成立了奖学基金;积极捐款修桥筑路;捐赠全国各地灾区。多年来累计向社会捐款共 600 多万元,其中拥军优属费用达130多万元。
张伟燕说,陈总经常教育她:“干事业,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人!”
|